发布时间:2022-12-07阅读:1074
让智能的世界回到原点,传感器就在这里等候。智能的基础是感知,而传感器就是感知的入口。传感器正在向智能化、思维化、分析化和诊断化的方向发展。作为一套越来越明显的智能微系统,传感器越来越呈现出独立性,并且具有自我纠错的能力。那么,传感器将以何种能力引爆未来,推动数字化转型?
3D 传感器走向何方
3D 深度传感器技术能够建立起三维影像,充分满足人类视觉的需要。它可以采用飞行时间 ToF(飞行时间)、结构光、3D 干涉等来获取三维视觉数据。其中 ToF 传感器在手机领域备受瞩目,为一直忙于不断提升镜头功能的手机提供了兴奋点。它利用红外传感器上每个像素的激光脉冲,对外发射并反射回来的时间差,获得三维景深,形成立体 3D 模型的成像技术。
然而,ToF 镜头在手机行业却是经一次过山车的经历,“乘兴而来、扫兴而去”。2018 年它的应用达到高峰,见者有份,如三星、华为、OPPO、小米等中高端机型都配置了 ToF 镜头。当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未来手机影像的发展方向时,这种手机却又突然快速的消失。就像快递小哥的身影,ToF 镜头来得快,去得也快。
原因很简单,ToF 技术缺乏刚需应用支持,没有一款广泛使用的杀手级应用能够为 ToF 镜头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。ToF 可以用来扫描物体的形状,然后自动建立一个 3D 模型。但对于普通消费者,建立了一个模型,也没有什么实际作用。带有 ToF 镜头的手机,能够用来当做尺子,但精度又不足够。再说了,拿手机当卷尺测量这事,谁会当真呢。
在当前智能世界里,任何一款硬科技,都要靠软件的同步支撑。没有软件应用,很难支撑硬件技术的迭代进步。除非元宇宙的兴起,也就是 AR / VR 应用,或许能够挽救 TOF 镜头在手机上的应用。
倒是扫地机器人可以将单线机械扫描式激光雷达,换成广角 TOF 相机,更容易形成对房间建立一个“作战沙盘”,更好地规划路径,让扫地机器人看上去没有那么傻。否则扫地机器人不是撞上桌腿,就是卷袜子和线缆,避障效果太差。但前提依然是,不能太贵。
而自动驾驶中行车环境的测距、感知、工业协作机器人的人机协同、智能物流车,也可以让 ToF 传感器真正发挥作用。但对于工业而言,ToF 传感器镜头还是太贵。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,目前 ToF 镜头的红外传感器,主要是索尼、英飞凌、安森美、德州仪器、松下等掌控,光学镜头则有大立光、浙江舜宇光学、还有瑞声科技。CMOS 图像传感器是核心部分,主要来自三家多年的恩怨对手:索尼、三星和韦尔旗下的豪威。
3D 深度传感器,在军事上则有更大的野心。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 正在开发用于军事 3D 传感技术,以方便夜间隐蔽作业。
一般而言,任何自动驾驶系统通常都需要某种形式的主动照明,才能在夜间实现自主导航。但是打开前照灯或激光雷达(LiDAR)的发射系统,都会出现辐射信号。在军用场合下,它会使敌军能够远距离探测这些车辆的存在。而 DARPA 正在尝试利用野外环境中各种有生命和无生命物体的微弱热信号,来开发 3D 视觉传感器。这项“隐形大前灯”计划,会探索环境中各种热辐射所包含的信息,因为所有物体都会散发热能。DARPA 的目标就是探索即使根据极少量的热辐射,捕捉信息,开发出无源传感器,从而生成 3D 地图以进行导航。它将大大扩展自动驾驶系统,可以隐蔽地进行运行。
声学传感器来了新面孔
声学技术最大的特点是跟其他技术的传感器相比相对便宜,可以探索各种应用。而声表面波 SAW 技术,广泛用于过滤器的信号处理,在智能手机扬声器上,大放光彩。在全球范围内,SAW 滤波器市场主要被日本企业所占据,包括村田 Murata、TDK、太阳诱电 Taiyo Yuden 是代表性厂商,合计市场份额占比达到 82% 左右。而村田一家就能占比全球近一半的 SAW 滤波器市场。国内射频滤波器企业中,深圳麦捷微电子科技算是滤波器和一体电感国产替代的排头兵,也打入到华为的供应链,2021 年收入 13 亿。
声表面波 SAW 技术相对用于低频,对温度也比较敏感,在 4G 时代占尽机会。但在高频领域,以及多信号处理要避免干涉的情况下,体声波 BAW 谐振器技术则有着更广泛的应用,它为 5G 时代和物联网时代而来。这方面,美国技术更为领先。美国 Qorvo 和德州仪器都占据优势。在这个地带,也是中国难以突破的卡脖子之疼,德州仪器还在 2019 年将这项技术用在了集成时钟功能上。随着大数据传输速度日益加快,对时钟信号有着苛刻的要求。每秒需要 18G 容量的数据处理系统 DPS,已经成了众多芯片厂商亟待解决的问题。而体声波 BAW,就可以很好地实现高频统信下的时钟技术。尽管声表面波比较便宜,但从整体技术发展趋势来看,体声波 BAW 正在取代声表波的位置,苹果手机等高端移动设备中已经开始使用。
传感器就是一个发电站
传感器有两个方向。一个是集成传感器,它跟其他设备集成在一起,共享能源的输入;还有一个是独立传感器。后者就像一个荒岛生存的鲁滨逊,它最好能够自己生存,而无需照顾。自来电,是首当其冲的挑战。
自供电的传感器正在引起广泛的关注,它非常适合远程监控、无线连接和连续监测的场合。
这往往需要部署传感器的能量采集器,这些微能量回收系统能够从太阳能、振动和热能等来产生微电流,供自己使用。换言之,一个传感器就是一个电能发电装置和储能装置。既然一辆电动车都可以是一个储能系统,为什么一个小传感器不能呢?
美国运动与动力控制系统供应商派克汉尼芬 Parker,在 2019 年以 37 亿美元收购了一家胶粘剂与振动管理设备商洛德 Lord 公司,后者一直在为航天、石化提供精准测量的无线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。汉克正在从传统的动力系统业务进行多元化扩充,尤其是要加强它旗下的工程材料部门的技术优势,以便充分迎接电气化和轻量化等新兴趋势。年销售为 11 亿美元洛德公司在涂料、弹簧、传感器硬件和传感器云方面的积累,完美地迎合了派克的需要。
上一篇:1纳米芯片代表什么
热点排行